首页

品丝论足艳艳女王

时间:2025-05-30 03:12:44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64537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盟中央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在旅游细分业态中,节奏更慢、能深入当地生活、感受当地文化的度假休闲旅游,更符合人们放松身心的需求,热度持续攀升。踏春赏花旅游作为度假休闲游的一种主要方式,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成为出游热门选择就不难理解。

巴以危局:拉法之外再无“退路”

记者了解到,除了外贸“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23.1%外,前三季度山东主要高端设备出口值同比增长32.5%,达703.9亿元,出口增速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船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航天装备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35.4%、15.4%、24%、170.1%。

中消协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

三地将持续壮大升级消费产品品牌,逐步培育一批集商贸、文化、休闲、旅游和餐饮等为一体的品牌消费集聚区,三地将联合滚动推出集成商业创新、文化创意、科技赋能的“京津冀有礼”特色产品。

5天调研,他4天在聚餐饮酒和钓鱼

“喜欢哪部短剧再等等,说不定过段时间就能免费看。”热衷刷短剧的于女士近日发现一款看剧“神器”——红果短剧App。她欣喜地发现,之前她花费两百多元才解锁某个小程序的部分短剧,而这款App免费提供观看许多收费短剧。

原央视主持人王志履新:任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水下30米,E23与E24成功对接,形成了一个漆黑、充满海水的空间。位于最终接头顶端的测控系统将成为建设者的“深渊之眼”,用光学摄影和拉线的方式继续为建设者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